环球科学:科学家揭示爱情是一种精神病 #;XF6*3,
2009年05月05日 09:54:10 来源:环球科学 /XekwL
}UP.x;}y{
爱情不是诗;爱情也不是多么浪漫。把爱情的基本成分分析清楚有助于我们对人类性行为的理解,并可能会加强或者削弱我们对另一个人爱情药物的作用。 `gLU$JAx
y#/Av>6f
拉里 J. 扬 (Larry J. Young) $iU:]_1Fd
在他的爱情诗《爱情三位一体》,维多利亚的桂冠诗人阿尔佛雷德?奥斯丁(Alfred Austin)总结出影响已久的爱情整体论: wM?T0jBnHx
灵魂,情感,和身体; iIq 1^{-
虽各有其名; -#yv
dB{d
在爱情中却难分难解; }
lYQmi
彼此纠结,不可分离。 "pV4i-F=w
Rd;[|
#
现在,研究人员正试图分离和确定这种看似非常独特的人类情感的神经回路和遗传基础。事实上,生物学家可能很快就可以把爱情的精神状态还原为一系列的生化事件。这对我们了解人类行为的演化有重要意义,并且会引起重大的社会议题:用来筛选特定行为的基因检测,以及药物对精神过程的调整。 l9B6MJu{M
I,o38bQw\s
动物模型对于我们理解情绪,尤其是演化上保守的情绪如恐惧和焦虑——调控的机制起了重要作用。这些科学上的进展已经使得焦虑,恐怖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实现了药物治疗。这些动物模型的研究结果也解释了神秘的爱情。 Fc>N1Z
-;Mwn )g%
我们人类不是唯一能形成强烈的、持久的社会联系的动物。拿母婴依恋来说吧,一只母羊和她的小羊羔,或者一个雌性猕猴和她的孩子,无论它们之间的情感联系的质量跟人类的母爱是否相似,这些母子关系很可能具有共同的在演化上保守的脑机制。在人类、大鼠和绵羊的分娩和抚育后代的过程中,一种叫催产素的激素在脑中被释放出来。对于母羊而言,在其脑部注射一针催产素,能使得她跟一个陌生的小羊羔迅速建立一种依恋的亲密关系。 F`}q.-Be
'*9H[Q
+S
对于哺乳动物而言,配偶之间长期的亲密关系是很少见的。这种配偶之间依恋的神经机制可能跟母婴依恋的相似。举个例子,对于一夫一妻制的草原田鼠而言,配偶依恋被交配过程中脑中产生的催产素所激励。当一只雌性草原田鼠的脑中被注射催产素时,她很快就会依恋上离她最近的那只雄性草原田鼠。催产素这种激素跟由多巴胺所驱动的奖赏和强化系统相互影响,而后者跟尼古丁、可卡因和海洛因使我们产生欣快感并上瘾的神经系统是同一回路。 Is`c4!N
<bQq<lA
负责草原田鼠配偶依恋的脑区和负责人类爱情的脑区有着令人着迷的重叠。当妈妈们看着她们孩子的照片时,人类脑部跟多巴胺相关的奖赏区域变得活跃起来。而当我们看到我们所深爱的人的照片时,同样的脑部活动也可以被观察到。 I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