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东方网率先报道了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泰九路拆迁部门在大街上悬挂出雷人标语的消息。诸如“不上访,争当良民好荣光”“以通情达理为荣,以胡搅蛮缠为耻”“以合法补偿为荣,以漫天要价为耻”“以签约交房为荣,以上访强拆为耻”等“出位”标语,以及其对“八荣八耻”的拙劣模仿,一下子引爆了网络。觉得智商遭侵犯的网友们纷纷对图开骂;时评家们也拿出了“匕首和投枪”。 %Ok}4 ua -"DX{_FP
I^&0l6N=f mZKgdq?=u
Ji=|l' <JW#.Ya
=H\7:$ }#|RN0eD
新闻回顾 P~= >shfAZ ssy$vIF
r=Upq&oUi ,rwB yk
“八荣八耻” RIqnsO`ZC 2QNt ln
o &p_
og{ !Zm.G[KL
改编门 近日,江苏泰州市海陵区政府在拆迁过程中挂出雷人标语,以“八荣八耻”格式打出“不上访,争当良民好荣光”等口号,让市民觉得很不舒服。 >f?amrdvT G]RR?
L>
TiWx1- kB5Ka*!4;
这两天,有多位江苏省泰州市民给记者爆料称,该市海陵区泰九路拆迁部门在大街上悬挂的标语相当雷人,除出现了“不上访,争当良民好荣光”的字样外,甚至恶搞起了“八荣八耻”。 `\[
&g94 2cJH$N)I
B
|-qI327 AF97ZcJ
□快报记者 倪宁宁 Y=WyGvuq rZ`<[)|
x]+
Uz 9$5iW,>K
近日,在江苏泰州海陵区泰九路的大街上,拆迁部门悬挂起的标语相当雷人,除出现了“不上访,争当良民好荣光”的字样外,甚至还套用起了“八荣八耻”的样式。对此,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在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标语暴露出了某些人不合时宜的阴暗心态。 2hn|5 b Sa%Nsu,
'qSbnR fg Tl-'` 70;
星期柒新闻周刊:葛老师,泰州出现这种雷人标语,您觉得奇怪吗? V[&8W.qu K^ HY5S
kefK5T sdrzt$._M
葛剑雄:长期以来,我们一些地方相信这一套标语口号的理念,因此就滥用标语口号。比如开展计划生育,有的地方就会出现一些夸张的标语,比如“一人结扎,全家光荣”;再比如西北地区铺设光缆,就出现了“光缆里面没有铜,偷了也没有用”。 wmob K*W `l7\7t
t0F4cgaT] Jyhu]Gt7
星期柒新闻周刊:它不是泰州一个地方的事情? {0}0a# l64P!9][
[K|MtL6t j>C!jvU
葛剑雄:很普遍,但这次很典型。 n3p)OSc ,3m136YeR1
*G;W'f#]
Lc`W5FGn
星期柒新闻周刊:按常理来说,负责拆迁的人,你拆人家的房子,不管出于什么理由,市政建设也好,商品房开发也好,你总是有求于人家,但是泰州的标语,字里行间却透着一种高高在上,威逼利诱的感觉。 <hM?J* <<c#a c0
R>-Wu |l0 -Y7*dIu
葛剑雄:标语的作用,一是为了宣传,不管怎么样,多少有点用处;但是在有些地方,标语不仅用于宣传,而是用于具体政策的实施,发展到极端就是威胁。这次泰州的标语明显表现出来的就是威胁、利诱。其实在现代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是识字的,你把这些“标语”以其他形式直接发到他家里,可能起的作用更大些。拆迁这么大的事,肯定之前已经做过大量工作了,拆迁户因为关乎切身利益,对拆迁的政策肯定也很了解了,所以完全没有必要用张贴、悬挂标语这种方式,这种方式实际上起不了多少作用。 |/&.P| O //ZIG-F
,jf_ jH
Y#<??
这说明,我们一些地方,还在相信一种表面文章。 x9&Dgs*eY ";[qjdH7
s
:HQR 18B4plIE
星期柒新闻周刊:拆迁方在标语里,把拆迁对象划分为良民和没有说出口的“刁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 ^tGjK_:y] NkxK 3SM
Ve`Lv #Lkq'k
葛剑雄: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套用“八荣八耻”。八荣八耻是国家倡导的一个标准,把它套用到拆迁宣传上是不合适的。另外就是标语中出现的“良民”这个词。泰州在抗战期间,是个各方拉锯的地方。当地百姓对“良民”这个称法是比较敏感的,无论怎么看,这种说法都是不妥的。照理说,合适的称呼应该是守法的公民。 G=~HCkd5@/ {"mf@;gd
mcz+S;TA FA5^
星期柒新闻周刊:从这点看,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他们的观念离公民社会还是很有距离。 KmgTev(* Hn~xJ0{6Q
+.57`Ia*` g
uo%+\4aq
葛剑雄:是啊。不久以前,当地政府还让我去讲讲当地的城市规划建设,那时我不知道这件事,当然也没讲到这件事。这肯定是件个别的事情,但也暴露出了问题。城市建设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高楼大厦、城市的景观,也包括这些亟待治理的标语口号。如果在一个自然景观很好、人文气息很浓的地方,出现这样的标语口号,那给人的感觉立即就不一样了。 A)y=/<G"A i$ApV`V
M]
>0HD! Gi= x
另外,政府和民众之间遇到问题,应该沟通,协商。即使个别人触犯了法律,的的确确是无理取闹,那也应该通过法律来解决。 >~i>d $V3rFLb9
eY,<v/{) QHW/E sKc
星期柒新闻周刊:从标语中可以看到,拆迁部门对上访特别敏感。 $'v9#Id.Q gOF4lY9(^
w7c>!Y t`x=Ybo
葛剑雄:这是跟中央的精神相背离的。中央要求用对话的方式、协商的方式,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来解决上访的问题。而且对那种“截访”的做法,大家都持批判的态度。今年是建国60周年,标语上的那些话与建设和谐社会是不合拍的。 8$hfF#PS5 vYpzkn{N
9z1*}qe l(Poo-`B'
上访是公民的权利,人家有问题要解决上访有什么不可以呢?政府面对上访,除了尽力解决外,还要找原因,问问自己:群众为什么要上访。不上访就是良民,这种说法是不合适的。言为心声,这些标语暴露出某些人阴暗的心态,而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9;ck S3KwMa
lpl0l)U ' s4; o3
从某个角度说,这也是件好事,怎么说呢?原来这种阴暗的心态还不为人所知,甚至这些人自己都不知道,贴出来,就全暴露出来了。 l:%*n?O ~FZ;q]t?
2p.]h%S@V BXj|(7I
他们说得这么理直气壮,看来,当时布置这件事的时候,某些官员还以为找到了某件法宝了。 T(D++p,m '}-_E%o
A$x%Bu6 @
S!,
h
实际上,他们是利用公权在实施一种语言暴力。 1_' v, ep*;RFiK
\1SOWtq# ZG[
&^G
改编自八荣八耻的标语。 $Wc0^xQ (~xb)@a-
V6f$ )m+;I`#
!;@F' JM@{;)I
)!o4)cD bazDs
}+}!Y+Vb
_>nqdx
U10e`-S{I
|
一共有 2 条评论
“良民”是对公民的亵渎
“良民”很容易让国人想起日本伪政权在中国占领区给中国公民颁发的“良民证”。这个曾深深刺痛中国人的词语竟再度显现,而且是在政府的宣传标语上,令人愤慨。
词语本无罪,“罪”在某些法治意识淡漠的官员。在这些官员眼中,房子被政府强拆后不生气、利益受损后不上访才是“良民”,才“荣光”。如果这些人是被拆迁人,在未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房子被强拆,他们会心甘情愿地当“良民”么?逆来顺受、唾面自干的不叫“良民”,是顺民,是奴才。
公民社会只有公民,没有“良民”与“刁民”之分。把公民贴上“良”“莠”不同的标签进行宣传,是对公民的亵渎,是一种“政治性返祖”。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 作者:练洪洋)
改编“八荣八耻” 本身就是“一耻”
区政府四处悬挂、张贴这些雷人标语,目的十分简单,无非是向百姓强硬灌输“顺我者荣,逆我者耻”的观念和意识,想把百姓改造成不懂维权、不敢申诉、逆来顺受的“顺民”。在这种荣誉观语境下,该地的一些官员就可堂皇风光地把自己抬上“道德制高点”,居高临下俯视百姓,随心所欲号令辖区群众。
中央提出的“八荣八耻”是新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建设的标杆,也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准则。在笔者看来,该区政府恶搞“八荣八耻”,没有荣、只有耻,该区政府在随意曲解“八荣八耻”的同时,已经把自己钉在耻辱的十字架上。
(节选自新华网 作者:惠铭生)
争当良民好荣光是谁在逼良为莠
“逼良为娼”一说为人们所常闻所习用。“逼良为娼”说的是女人,那么,男人为权势或情势所逼而铤而走险呢?我想,“逼良为莠”一词可以男女通用。“莠民”(坏人)与“莠言”(恶语)则已然古典。
近日,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政府在拆迁过程中挂出一条标语:“不上访,争当良民好荣光”,听起来押着韵,闻起来味道恶臭。为何在这些地方官员心中,“上访”这条合法的渠道,根本就不是为“良民”而建,只有不荣光的“莠民”与政府过不去的“刁民”才用它呢?如果访民在长期艰难的上访过程中变成了北大某教授所谓的“偏执型精神障碍”,死缠烂打地与干部们过不去,那可算是“逼良为莠”吧?
(节选自《长江商报》 作者:鄢烈山)
网友拍砖
拆迁办主任叫山本拆一郎。
——网友介都似嘛
看来提高公务员文化修养刻不容缓!
——网友hzm2w
这些规范到底规范了谁?大家一看就明白了是咱们老百姓。为什么不写:合理合法拆迁为荣,强行强拆为耻;相互双赢协商为荣,以官助奸商为耻;维护广大百姓利益为荣,助不法之 徒为耻?
—— 江苏徐州网友
呵呵!歪才!多用点心思在让老百姓住好房上面!
——江苏网友
大多数还真押韵啊!
——网友sunfengyi
有了良民证,就不用躲猫了是不?
——浙江温州网
这么搞,是不是星爷在拍电影呢?
——山西晋中介休网友
标语:等到强拆梦方醒。
帖子附图:
[attachment=39730]
[attachment=39731]
[attachment=39732]